网上有关“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“名”是“鼐”?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“名”是“鼐”?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姚鼐
姚鼐,(1732~1815)清学者、藏书家。字姬传,一字梦谷。安徽桐城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进士,选庶吉士,改礼部主事,官刑部郎中,历任山东、湖南乡试考官、会试同考官,又历主江宁、扬州等地书院凡40年。治学以经学为主,兼及子史、诗文,曾受业于刘大櫆,论者称他辞近方苞,理深于刘大櫆,三人均为桐城籍,世称“桐城派”。家有书楼名“惜抱轩”,藏藏古文、经、史者居多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有《惜抱轩书录》刊行,为其藏书跋尾题记之属。著有《惜抱轩全集》。选辑有《古今辞类纂》。选辑有《古今辞类纂》、《五七言今体诗抄》。
李鼐
李鼐,字仲镇,号懒窝(《天台续集别编》卷五),宣城(今安徽宣州)人。宏子。高宗绍兴初官都昌尉。孝宗隆兴元年(一一六三)知溧阳县(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七)。事见《南涧甲乙稿》卷二○《左朝请大夫致仕李公(宏)墓志铭》。
林大鼐
林大鼐,字梅卿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高宗绍兴五年(一一三五)进士。历官右谏议大夫兼侍讲,权吏部尚书。后为秦桧所忌,出知泉州,卒於任。事见清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五一。
林鼐
林鼐(一一四四~一一九二),字伯和,一字元秀,黄岩(今属浙江)人。孝宗乾道八年(一一七二)进士。授奉化县主簿,迁定海丞,知侯官县。淳熙间知龙岩县(清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二四)。光宗绍熙三年通判筠州,未行,卒,年四十九。事见《水心集》卷一五《林伯和墓志铭》。
朱鼐
朱鼐,字子大(《前贤小集拾遗》卷一),安福(今属江西)人。宁宗嘉定十五年(一二二二)领乡荐(清乾隆《江西通志》卷五○)。
明鼐
明鼐,字子初,号远村,满洲旗人。康熙癸巳副贡。
梅文鼐
梅文鼐,字尔素,号慎庵,宣城人。诸生。
方士鼐
方士鼐,字羹梅,一字庚眉,号调臣,定远人。贡生,官东流教谕。有《田持轩诗钞》。
黄家鼐
黄家鼐,字彦生,鄞县人。官福建布政司理问。有《艺兰山馆诗存》。
宋代莆田(时称兴化军)虽偏居东南沿海一隅,但科甲鼎盛,俊秀如林,名扬天下,有“文献之邦”的美誉,成为无可争议的科举文化发达地区。
进士及第人数众多。据统计,两宋319年间共举行118次进士考试,录取进士约39000余人,其中福建籍进士7000多人,名列全国第一。而区区只有三个县的兴化军却“举进士者970余人,预诸科、特奏名者640余人”。为福建进士总数的1/7强,同时占整个莆田进士总数(自唐至清约2300余人)的70%左右。
这就是说,宋代所取进士中,每39人中就有一个是莆田人。难怪一代名相王安石会发出赞叹:“兴化多进士。”另据《宋史·地理志》和明弘治《兴化府志》的统计,当时兴化军的人口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.5%,但考取的进士数却占全国进士总数的2.5%。
正如邑人蔡襄在《兴化军仙游县登第记序》中所言:“每朝廷取士,率登第言之,举天下郡县,无有绝过吾郡县者。甚乎,其盛也哉!”所以,无论从考取进士的绝对数来看,还是按照人口比例考取进士数而言,宋代莆田科举都居于福建乃至全国前列,莆田科甲鼎盛由此窥见一斑。考取进士者等级较高。在莆田考取的近1000余名进士中,获等级较高者众多。
据《宋历科状元录》载,宋代共有118名文状元,福建籍状元有19名,其中莆田人就占5名(徐铎、黄公度、郑侨、吴叔告、陈文龙)占福建状元的1/4多。这些状元及第入仕后,在文学、政事等方面作出相当的成就,并担任了重要职务。如郑侨、陈文龙官至副宰相,参与执掌朝政;徐铎则任至尚书,著述甚丰;黄公度更是诗文词赋兼备。此外,在众多进士中,获榜眼的有6名:陈睦、方天若、蔡佃、李宗师、陈俊卿、黄艾;“以赋魁天下者”6名:郑厚、刘夙、林旗、吴锡畴、叶大有、郑泾甫;“为别试所第一”3名:宋椿、林虑、林益严。
进士及第者官居高位多。宋代是莆田政治精英辈出的时代,而入仕者官居高位更是莆田科举文化的一大特色。终宋之世,莆田人在《宋史》中立传的有34名,其中进士出身的就占26名;出仕官员中位居宰相者3人:蔡京、叶颙、陈俊卿,执政者7人:蔡卞、蔡攸、龚茂良、郑侨、陈卓、陈文龙、黄庸。还有官至六部尚书者12人:林英、徐铎、蔡修、林大鼐、陈居仁、薛元鼎、刘榘、方大琮、卓得庆、叶大有、刘克庄、方应发;侍郎者14人:蔡襄、方会、许敦仁、苏桦、傅义夫、宋棐、林光朝、陈谠、黄黼、黄艾、余崇龟、刘弥正、赵时愿、林彬之。
登进士第者“文赋名里”多。为文,是莆田进士入仕后追求的另一个目标。他们从政之余,不忘诗文,继续勤奋励学。许多人不仅以诗赋扬名科场,更多的则是著书立说,留传后世,为华夏文化宝库增砖添瓦。可以说,宋代也是莆田人文荟萃的时代,笔耕高手层出不穷。
关于“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“名”是“鼐”?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邝长永]投稿,不代表威门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dythymc.com/weimen/4376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威门号的签约作者“邝长永”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“名”是“鼐”?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“名”是“鼐”?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...
文章不错《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“名”是“鼐”?》内容很有帮助